⾳乐创作与阅读的连接

⼩时候我是这么写作⽂的。

没⼤纲没布局,不理会⽂字是否优美,也不管句⼦有否通顺,结局能否惊天地泣⻤神,围绕在主题或动机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当你迈出脚步勇往直前,路会渐渐成形。

906 web

 

写到⼭穷⽔尽疑⽆路时,停下来重看前⾯所写的,默默读⼏遍后,再换张草稿纸重抄。在重抄的过程中倒不是把写过的照抄不误,⽽是循着原来的意思重写,这时候把内容顺序厘清,试着将表达变得通顺与丰富、换个词汇、删掉不必要的、变换表达⼿法、把重点突出等。

 

这些修修剪剪得靠个⼈过去的阅读积累,那是半点也没法偷懒的事。从前看过的⼩说、听过的故事、哭过的电影等,你未必记得整个剧情,就是某个绚丽画⾯、某句撕⼼对⽩、某个惨然⼀笑在瞬间触动了你,鸡⽪疙瘩掉满地时,你不经意捡起往脑袋⽠⾥扔,等到哪天要⽤时再翻箱倒柜。当你望着天花板苦思,那些画⾯瞬间浮现,你就知道从前的阅读绝没⽩费。

 

若写作再受阻,不怕,再重读再重写。在这反复输出⼜输⼊的过程像⽜的反刍,每次细细咀嚼总可以涌现⼀些新的想法。

 

在⾳乐创作上,我也有这样的反刍习惯。在⿊⽩琴键上乱弹时,如果蹦出⼀⼩段还不错的旋律,⽴⻢⽤⼿机录⾳,以那旋律作为开端,试着去发展往后的旋律。同样不去想要写什么歌、要将这⾸歌写给谁,在⼼⾥⾯就只有⼀件事:这旋律要好听。

 

怎样才叫好听呢?

 

那肯定是和过去⽣活所带给你的冲击有关,为什么总有些歌能够与你产⽣共鸣?我想阅读占据了⽣活很重要的⼀部分,这⾥我所指的阅读并⾮⼀定是翻开⾳乐教科书,熟悉乐理知识,了解⾳乐家背景等等。

 

其实,⽣活不也是种阅读吗?

 

关键在于你怎么⽣活?你是怎么阅读?有的⼈在⽣活,也有的⼈就活着;有的⼈⼀⽬⼗⾏,也有的⼈⼀⾏⽆数次咀嚼。⽣活毕竟不会有明⾔直⽩的⽂字供你阅读,告诉你如何执⾏你的⼈⽣,即使有,你还是得⾃⼰去感悟与实践。

 

听到⼀⾸好听的歌,你可以选择听过就算,也可以将那⾸歌抽丝剥茧。问问⾃⼰究竟这首歌是如何触动你?是它的前奏?还是演唱者的情感?⼜或者你⾃身的故事与这⾸歌有⾮常相似的地⽅?如果只留意它的主旋律,试试从中找出最动⼈的段落;只看它的歌词,看看哪段⽂字写出你的⼼声;只听它的和弦,从中找出你从前没⽤过的;只听它的钢琴,找出你不知道琴原来还可以这么弹的。

 

科技⽇新⽉异的今天,阅读也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的形式已让⼈⽬不暇给,视频、播客、动画等等。找它的琴谱,找它的纯⾳乐版本,找它各种翻唱(cover)版本,找创作⼈的故事等等,接着再重复上⾯的探索与剖析。若再深⼊⼀些,给自己抛更多的问题找答案:这动⼈的旋律换上不同的和弦会如何?这乐器搭配那乐器怎么就那么好听?能不能只模仿它的和弦,然后编写⾃⼰的旋律?或者在它的旋律与歌词上看看还能不能有延续创作的部分等等。

 

创作可以源⾃于模仿,模仿也不必照葫芦画瓢,⽽是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加以观察与分析,在创作时将不同的点⼦组合碰撞在⼀起不断尝试。你将得到的可能是格格不⼊,也可能鸡⽪疙瘩掉满地,乐创作好玩的地是没有对与错,只有好听或不好听。把这些推敲过分析过、试错过的经验收集起来,在下次创作遇到瓶颈,甚⾄作品完成时,拿出来看看哪个部分可以灵活运⽤,那么,想推倒再重新来过的情况也就不会发⽣了。

 

我替⺟校芙蓉中华中⼩学写百年校庆主题曲时,只思考⼀个问题:怎样让校友们、师⻓们、甚⾄在届的同学们都能够得到共鸣?这挑战是艰难的,毕竟创校百年,每个年代的校友都有属于⾃⼰的回忆,但我发现有⼀个动作是贯穿百年的,那就是我们每周周会站在太阳底下都要唱⼀次校歌。在校时唱校歌或许没太多感觉,但当告别了学生生涯,在外漂泊多年,只要校歌响起,总会不⾃觉肃然起敬,千头万绪瞬间涌现。

 

于是,我在校歌副歌的和弦上琢磨,从⽽延伸创作温暖的旋律,也在主题曲的最后接上了校歌最激昂⼈⼼的⼀句,赋予了新的意义。当校庆万⼈宴⾥都挤满校友师⽣们,⼤家⻬声⾼唱这⾸主题曲时,甚⾄往后的在届学⽣都喜爱这⾸歌时,对默默耕耘的创作⼈⽽⾔,这不就是最好的礼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