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ing

在美剧《金装律师》(Suits)中有一个角色名为刘易斯,他是负责训练一众助理律师,监督他们的工作表现的资深律师。刘易斯常常会把各种各样的工作指派给不同的助理律师,给他们设下完成工作的期限,并且对他们的工作质量都有很
高的要求。可想而知,通常负责这种工作的人都不会被下属所喜爱。

973 web

 

在其中一集里,一名来自外部的调查员来到这家律师事务所对所有的新进律师进行调查,看看这些菜鸟律师是否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到满意。而在调查结束之后,调查员对刘易斯说:“你的下属们对你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他们认为
你给了他们太多工作,而自己却每天无所事事。”说完便转身离开,留下了目瞪口呆的刘易斯。

 

隔天一早,当大家来到办公室准备开始工作时,刘易斯抱着几个活页夹大步走进了助理律师们的办公间。只见他把活页夹一个一个甩在每个人的桌子上说:

 

“巴比杰档案,写好了。”

 

“思科菲尔传票,搞定。”

 

“强森策略,写好了。”

 

然后转身面对一众助理律师嗤之以鼻地说道:“你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我在昨天晚上就搞定了,我们还有什么还没做?”

 

这时一位助理律师轻声说道:“归档?”

 

“ 归档、文件审核、拼字校对。”刘易斯大声说道:“我要你们知道我可以做你们的工作,又快又好还不会抱怨,也不喊累。”

 

他看着下面的这些助理律师,继续说道:“我不会这么做,因为写诉讼案与建议论点是你们学习的方法。”

 

******

 

在我国医学界里,所有的实习医生必须经过六个不同部门的实习,而每次加入一个新的部门的时候,实习医生必须经历为期一个星期的“Tagging period”。

 

在这一个星期里,菜鸟实习医生必须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工作到晚上十点,中间只有一天的假期。这个Tagging period的用意在于让新的实习医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习的成效最大化,让自己熟悉自身在这个部门里扮演的角色。

 

虽然字面上说工作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但是当病房里有超多病人的时候,七点上班跟自寻死路根本没差,因为只要上司来巡房的时候发现病人还没看完,我们的日子就绝对不会好过。

 

所以我还在实习的时候需要在早上五点半起床,然后六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才能够回家休息,准备隔天早上五点半再重复同样的日子。

 

那段时间我躺在床上的时候需要用枕头将我因为站得太久而浮肿的双腿垫高,才能舒缓那又麻又痒的感觉。

 

当年卫生部还没有规定Tagging只限一个星期,所以我身为刚刚毕业的菜鸟,主任要求我们在儿科普通病房和新生儿加护病房各tag两个星期,所以我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月的非人生活。然后这样的日子再乘以六,因为我们一共有六个部门要
去。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都很努力地去看病人、去学习如何做静脉置针和抽血、去和别人抢着帮妈妈接生、去争着进手术室帮上司打下手。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在那段时间苦一点,以后的路才会比较好走。

 

但是几年后,越来越多实习医生开始投书媒体控诉这种训练并不人道,对训练出好的医生这方面收效甚微。

 

于是卫生部取消了实习医生的oncall制度,改成一天三班的轮班制,并且限定tagging只能做一个星期,不管一个星期后这位实习医生有多烂多危险,他都必须 off tag,正式开始工作。

 

而近几年来我们也看到这些年轻的实习医生真的就是早上七点才开始上班工作,即便是病人看不完,他们也不当一回事,就等着和上司一起看;而晚上十点一到,他们也不管上司是不是还在看病人,有礼貌一点的会前来说:“老板,十点
了,我们先走了。”有的甚至就这样悄悄溜回家了。

 

现在的信息发达,很多不愿意“被压榨”的实习医生,或是不愿意孩子“被压榨”的父母会把他们不愉快的工作经历放上社交网站、或是投书媒体。而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到最后被检讨的一方一定是医院院长或是部门主任。

 

政府也一如既往地想要息事宁人,就会推出一堆可以平息众怒的规矩如“实习医生抽血抽两次失败后就要请资深医生来接手”“实习医生不能向家属解释病情”“实习医生不能看病重的病患”等等政策。

 

实习医生不能这样、实习医生不能那样,结果就是老一辈的医生开始对新一代的医生不抱多大的期待。我身边很多同辈的医生都是抱持那种:“他要学就学,不要学就算,我可以自己做”的态度来带实习医生。

 

到最后吃亏的,终究是这些新进的医生。

 

我那个年代,在东马受训的实习医生在离开小儿科前都必须学会如何替新生儿插管,如果不会的话就继续留在小儿科,直到会为止。毕竟实习结束后这些实习医生将会被派到遥远的内陆地区,届时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依靠。

 

我和在东马实习的学长去柬埔寨当医疗义工的时候,看他居然会做急诊超声波扫描的时候甚是惊讶,只见他一边看着屏幕一边说:“以前在急诊的时候学啦。”而当年和我一起实习,对外科有浓厚兴趣的同事也在临近结束外科实习的时
候,主刀了他人生第一台急性盲肠炎。

 

而现在的实习医生,有可能在结束小儿科实习的时候,就连喉管有什么型号都不知道。因为“规矩”和“政策”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也不需要这么做。

 

这种因为训练不足而带来的后果直接反映在了现在这些医生的质量上,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实习结束之后没有办法独当一面、没有办法承担太大的责任、没有办法面对太大的压力,最后只能辞职离开。

 

******

 

以前我还在政府医院任职的时候,每当有实习医生请我对他们进行考核,看是否能够结束tagging时我一般上第一个问题都会是:“你觉得你准备好了吗?”

 

很多时候他们听到这个问题都会愣一下,然后我会继续问说:“你觉得你已经有能力独自照顾整个病房的病人、能够在你的上司不在的时候处理紧急事件、能够独自一人在深夜的时候处理病人入院、抽血、急救、写病历等等的工作吗?”

 

“结束tagging不代表你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一点。没错,你的工时确实是少了很多,但是你要承担的责任会更大,而你准备好了吗?”

 

那些在tagging的时候很勤劳学习、总是自告奋勇去做很多事的实习医生一般上都会很有自信地说:“我准备好了。”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已经熟悉了工作内容,在之后的工作上表现良好;那些平时得过且过的实习医生则是即便结束tagging了之后仍然无法跟上工作节奏,到最后甚至需要延长在该部门里的训练时间。

 

******

 

我当然不推崇和提倡那种充满狼性、不人道、只追求效率而不在乎个人感受的训练方法,更是对霸凌式的训练敬谢不敏,但是我相信适当的压力和训练,绝对是让我们能够和一般人区别开来的关键。

 

毕竟不逼自己一把,你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在现在这种影片只限一分钟的长度、手游里什么都不做就能够轻松升到999级、就连地下钱庄广告都打着一个小时批准贷款的快餐社会中,我们也许忘了学习是需要时间累积的。

 

英国作家格拉德维尔在他的书《异数》中提起过“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才能够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成就。

 

而也多亏了我在过去十年来的经验和学习,让我在离开政府医院,投身在私人界这个诸如抽血、插针、插管等等什么都要自己来的工作环境中,我还能够游刃有余。

 

所以啊,不要艳羡其他人的生活,因为那必定曾经历无数个难熬的日子,才有今日的辉煌。

 

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我们多年以后转过身去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从来没有努力过。

 

那些我们下过苦功的日子里,必定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提醒原来我们不曾辜负青春,不曾辜负自己。

 

愿我们都能够不虚度岁月,不辜负年华。在青春绽放的时光里,不断地锤炼自己,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Tags: ,